cpu散热器只有三根线
CPU风扇的线缆通常分为红、黑、黄(以及可能出现的绿色)三种颜色。在常规配置中,红色线代表电源的正极,黑色线则对应负极,遵循“红正黑负”的原则。
剩下的一根线则负责监控和调节风扇转速,以便根据CPU的温度实时调整,确保最佳的散热表现。
为了精确地识别这三根线的功能,我们可以使用万用表进行检测。
具体步骤是:首先,将万用表调至电阻测量模式;其次,将一根表笔连接到线缆的1 点,另一根表笔依次接触2 点和3 点。
若检测到某点与1 点之间电阻为零或存在一定值,则可断定这两点相连的是电源线。
反之,若1 点与其它两点均显示为开路状态,即电阻值趋于无穷大,则1 点应为信号线,而其余两根为电源线。
主板CPU风扇插口4个针脚,我的CPU 风扇3个针脚。
主板上的CPU风扇接口共有四个针脚,而CPU风扇通常具备三个针脚,尽管如此,它们依然可以正常工作,但会失去自动调节风扇转速的功能。CPU风扇的三个针脚分别代表:第一脚接地(通常为黑色线),第二脚提供1 2 V电压(红色线),第三脚为测速线(用于监控转速,通常为黄色线)。
4 针插座的额外针脚用于控制转速。
3 针插座的中间针脚提供+1 2 V电源,左边的黑色线接地,最右边的线用于测速。
关于风扇性能,主要从转速、叶片形状、角度和轴承系统等方面来评估。
散热器说明书通常会标注风扇的转速,散热效果约3 0%取决于风扇转速。
然而,转速并非越高越好,应依据CPU的发热量来调整,不同规格的风扇转速选择应有差异。
一般而言,在相同风量下,风扇尺寸越大,转速应越低,以降低噪音。
常规转速范围在3 5 00至5 2 00转之间。
风扇功率越大,风力越强,散热效果越佳。
风扇功率与转速直接相关,转速越高,风扇越强劲。
市面上大多数风扇为直流1 2 V,功率范围从0.XW到2 .XW不等,选择时应根据CPU发热量来决定。
需注意的是,功率不宜过大,以免增加计算机负担,缩短CPU和风扇的使用寿命。
选择散热器时,应关注边缘无毛刺、散热鳍片无变形、底部光滑无裂痕、外观整洁、造型美观、有质保、防伪标志或其他特征。
此外,散热器底部不宜过厚,以免影响热量传递;散热器表面的导流槽应密集,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,提升散热效果。